全国咨询热线

13287008007

热门关键词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公司动态

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作用原理以及实验结论

来源:本站人气:1351发表时间:2020-07-11

作用原理: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网络结构和分子筛效应。它有两种形式: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。

在蛋白质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,蛋白质可以保持完整,并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、蛋白质的形状和附着在其上的电荷量在梯度上逐渐分离;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,脱氧核糖核酸以双链状态迁移,其流动性受碱基组成和序列的影响。


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.jpg


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,蛋白质变性剂——通常是SDS(SDS-PAGE),核酸变性剂通常是尿素、甲酰胺等。所以它的分离只取决于分子量。蛋白质的SDS-PAGE技术是沙博理在1967年首次建立的。他们发现,在样品介质和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洗涤剂和强还原剂(SDS是十二烷基硫酸钠)后,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的分子量(电荷因子可以忽略不计)。

Acr聚合只能在自由基存在的情况下发生,这需要催化诱导剂系统来产生自由基,如过硫酸铵-temed(四甲基乙二胺)和核黄素-temed。前者经历化学聚合,而后者经历光聚合。在化学聚合过程中,引发剂TEMED加速了过硫酸铵自由基的形成,使Acr单体转化为自由基态,导致聚合。溶液的酸碱度对聚合很重要,因为如果酸碱度太低,没有足够的碱来加速催化反应,太多的氧分子会很快停止聚合。因此,当制备凝胶时,在加入过硫酸铵之前,必须除去混合物中的空气。核黄素催化的聚合常用于制备浓缩凝胶,因为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凝胶孔径较大。核黄素在光照射和微量氧存在下产生自由基聚合Acr。

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示意图.jpg

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为载体的一种区域电泳。凝胶由丙烯酰胺和交联剂N,N-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合而成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利用电泳和分子筛的双重作用来分离物质。

当Acr和Bis单独存在或混合存在时,它们是稳定的,但是当它们具有自由基体系时,它们可以聚合。引发自由基团有两种方法:化学方法和光化学方法。化学法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(Ap),催化剂为四甲基乙二胺(Temed)。光化学法用核黄素代替过硫酸铵作为光敏物质,在紫外线照射下引发自由基。使用不同浓度的Acr、Bis和a

TEMED将它们聚合成不同孔径的凝胶。因此,可以根据分离物质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凝胶浓度。

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分为两种类型:圆盘电泳和垂直平板电泳,但它们的原理完全相同。垂直板状因其薄板、冷却、高分辨率、操作简单、便于比较和扫描等优点,被大多数实验室采用。


相关产品 了解更多+



山东晟昊水处理有限公司

地址:营销中心:山东省淄博市金晶大道42号 生产地址: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民营工业园

电话:13287008007

© Copyright 2020 - 2021 山东晟昊水处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备案号:鲁ICP备20007410号-1 技术支持:北斗策划

全国咨询热线

13287008007

微信 微信

在线客服

微信公众号
咨询热线 13287008007